你所不知的黑金遊戲 ─ 永續咖啡專題‧1 ─ [ 2016 Jan. ISSUE No.017 - CATAMONA 電子報線上版 ]

「遍身羅綺者,不是養蠶人」

前陣子在網路上流行一段影片,是國外一個採訪節目,主持人將市售巧克力帶到盛產可可豆的非洲象牙海岸,當地農民世代種植可可豆,以此營生,但卻不曾品嚐過巧克力的滋味,甚至沒有聽過巧克力。

大家邊分享傳遞巧克力棒,邊對於他們採植可可最後竟製成如此美味的食品嘖嘖稱奇。有人打趣的說「白人就是吃了這個巧克力,怪不得那麼健康」,甚至有人說要將包裝紙留下,以後才能秀給孩子看,有趣之餘確實發人省思。事實上,可可和咖啡一樣,由於生產國與消費國不同,而當作物價值的主控權又落在消費國時(咖啡生豆的價格事實上是被倫敦與紐約的期貨市場所決定),兩者發展與資源分配不均的狀況不言而喻。



(影片來源:Youtube; 象牙海岸可可農巧克力初體驗)

「100、55、25、1」

我們都知道,咖啡是全球僅次於石油,第二大的交易商品;從世界咖啡文化蓬勃,各自精彩的現況,我們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還在成長,且異常火熱的產業,對於咖啡的需求有增無減。但是你是否知道,在一顆顆咖啡咖啡豆成為手中那杯香醇咖啡之前,他可能已轉手150次之多,是一個超乎消費者想像的複雜過程,且牽涉的利潤分配更是令人難以置信,以下我們用一個圖表來解釋咖啡豆流通的概況:

咖啡豆流通概況(點擊圖閱覽大圖)

這場黑金遊戲中,獲利最多的是誰呢?可以肯定的是,絕非像象牙海岸種植可可那樣的農工。在過去,一個最常被拿來作舉例的算法是這樣的:
一罐在賣場裡售價100元的即溶咖啡,55元進了大型食品跨國企業的口袋,25元屬於通路與零售商,進出口的貿易商人分到10元,剩下的10元再一路回推,農民實際分配到的利潤還不到1元。

如《一杯咖啡的商業啟示》一書提到,葡萄酒是由先進國家農民所釀造,在先進國家被飲用的。因為生產地與消費地相同,農民熟知品嚐方法,所以也會想辦法提升葡萄的質量;相較之下,咖啡卻是由開發中國家生產,在先進國家被消費的作物,產地難有機會接觸到精緻而講究的咖啡品嚐文化,再者,由於農民普遍生活水準低落,不但對全球咖啡市場一無所知,實際上連市場的資訊亦難以取得,更遑論種植咖啡的最新科技。在過去,多數農民不具備將咖啡送到城市販售的能力,許多時候為了養家餬口,在別無選擇下,即便買家的出價過低,農民仍急於將咖啡豆賣出,也形成了過往由買方主導咖啡定價的情形。

當然,由於資訊的普及以及近年直接貿易風氣的興盛,利潤分配的結構已逐漸轉變,不但大型跨國企業在企業責任上被賦予更多的期待,也有更多相關的永續農作計畫持續在產地進行,更平衡更透明的新市場機制正在成形之中。

「精品與永續」

我們耳熟能詳的咖啡「第三波浪潮」的崛起,確實是近代世界咖啡發展史一個重要的轉折點,一來以標準化與與經濟規模為導向的市場開始轉變,咖啡豆獨特風味的「單品咖啡」逐漸獲得重視,再來當「使用的是什麼咖啡豆」、「是產自哪個國家的哪個莊園」、「何時採收、怎麼處理」等成為消費者重視的問題時,意味著咖啡豆流通過程必須朝向透明化前進,所謂的「from beans to cup」一詞指的就是這個。
重點不只是追求咖啡獨特而美好的風味,而是如何讓手中這杯香醇的咖啡不斷重現,穩定而持續的被供應。於是更多的組織與團體投入,提倡從源頭改善產區的困境,更友善的種植方法、更有效的資源利用、更好的種植技術、更有保障的勞動環境、更多的醫療教育資源...於此種種,為的都是更良性,且永續的產業未來。這類組織共同的特徵就是:
1. 以產區為本,挹注援助而非資助(trade not aid)
2. 強調第三方監控,重視交易環節的公開與透明化
3. 針對產品的可追溯性做認證

-----------預告: 專題系列.2<Behind the Logo: 標章說的故事>-------------------


除了包裝,更重內涵
產區與消費端的鏈結是第三波浪潮的重點,身為消費者,對於咖啡產品「有意識的消費行為」是這波咖啡革命帶給我們最大的功課。不知你是否也發現了,在架上琳琅滿目的咖啡產品之中,有越來越多帶著「認證標章」的品項?對於這些認證你認識多少呢?認證的本質是甚麼又究竟當你花錢購買這些商品時,它帶給你的附加價值是甚麼?下一期我們就從市面目前最常見的「公平貿易(fair trade)」、以及世界最大的永續農作計畫「UTZ認證」介紹起,解答這些認證與你我熱愛的咖啡有什麼樣的關係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