眺望英吉利海峽兩岸的咖啡旅程
自大航海時代結束後,英國與法國都先後在19世紀成為歐洲世界的列強國家,而咖啡廳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,正代表了平等與革命的特殊意義。歐洲咖啡歷史的啟程
早在最初咖啡出現的時候,因被認定會影響神經,伊斯蘭教將之視為「惡魔的藥」,而天主教則稱它為「魔鬼飲料」。或多或少都在質疑咖啡有著無法以科學證明的療效及醒神的魔力。而英國最早出現記載咖啡的文獻是在1637年時,John Evelyn的日記中提及一位土耳其難民將咖啡帶入牛津,而使得此項飲品在牛津大學大放異彩,許多教授與學生認為咖啡有助於研究及讀書,都因此愛上了咖啡。1652年時英國倫敦出現了第一家咖啡廳「Pasqua Rosee」,位於當時重要的商業中心,同時也在倫敦股票交易所的附近。當時因為倫敦股票交易所有階級限制,使得無法進入的人們從而群聚於Pasqua Rosee,讓這間咖啡廳成為場外交易、交換股票情報的重要據點,甚至有時股票成交量更超越交易所,而博得「第二股票交易所」的美稱。
咖啡廳之於英國人,是他們談生意、切磋學識、促進思想、交換情報的重要場所,在當時不論階級地位,只要一便士(1 penny)就能進入,因此英國咖啡廳也有「便士大學」的別名,指不須花費太多錢就能獲得無限學習的機會。
越過英吉利海峽,與英國相望的是以十八世紀啟蒙運動聞名的「文人共和國」—法國。當時法國位於歐洲文化發展的中心地位,許多啟蒙哲士與歐陸其他地區的思想家結合,也因此使得Café Procope(赫寇普咖啡館)在1720年後,成為整個法國文藝及知識、政治思潮與制度的重要集散地。較為著名的百科全書派思想家如盧梭、伏爾泰、狄德羅等,經常聚集在這間咖啡廳相互激發思想,也促使各種啟蒙運動的新思維、新觀念得以萌芽。
在法國巴黎的咖啡廳中,許多突破傳統的新穎觀念,包括自由、民主和平等的概念等,都在其中誕生及傳播,而這些想法也都成為日後法國大革命的原動力,即便說咖啡廳在當時是革命的溫床也不為過。咖啡廳之於文人,就有如當代極度嗜咖啡的法國詩人巴爾札克(Honoré de Balzac)一般,他說:「我不在家就在咖啡館,我不在咖啡館就在去咖啡館的路上。」
英法國的咖啡風情
英國咖啡的命運一直以來可說是崎嶇又乖舛,在17世紀初盛行後沒多久,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主要貿易貨品就改成以茶葉為冠,因此英國便被稱為「最早飲用咖啡卻成為茶文化的國家」。相較於英國的飲茶社會,法國對於品味咖啡更為細膩講究。一杯咖啡不僅要配上整個下午的陽光和時間,同時也非常重視環境及情調,在路邊的小咖啡桌旁看書、寫作、高談闊論。法國人喝咖啡是一邊讀書看報、一邊細細品嚐手中暖暖的愜意悠閒,可說是種生活中的小確幸。以下精心挑選了幾家英國及法國的知名咖啡廳與各位分享:
雖然現代的英國仍以茶為主,但在咖啡的範疇仍是沒有遜色太多。英國的咖啡廳充滿了現代藝術與創作,在烘焙與沖煮咖啡的技藝上也很精心細緻,是兼具品味與品質的好地方。
英國
Workshop Coffee
英國倫敦的Workshop Coffee以其數一數二的烘焙技術而聞名,並且主張以最乾淨的口感、最新鮮、而又能回甘的咖啡服務每一位顧客,因此也有人說這裡的咖啡是全倫敦最好喝的咖啡。
Kaffeine
想到倫敦的咖啡也一定會聯想到這間Kaffeine,曾被雜誌社排名一定要去的25間咖啡廳第2名!Kaffeine致力於追求完美的咖啡,也因此高品質的服務和店內最為著名的獨家咖啡組合—濃縮、卡布奇諾、冰滴,可說是許多人慕名而至的最夯咖啡廳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