咖啡屬農產品之一,它的產量會受到地區、氣候、海拔高度、栽種方式等因素而有所差異;從咖啡席捲全球,成為西方國度最受歡迎的飲品後,全世界對這項飲品的需求有增無減;而生產咖啡的國家從最初步、原始的樹林栽種,慢慢發展出可以提高產量好供應節節攀升的需求量的種植方式、品種、處理法等;然而在這樣的過程當中,也產生了環境、經濟貿易等問題。
此期電子報將從咖啡的種植方式談起,從中探討種植至環境的影響。
餘蔭法種植 V.S 無遮蔭式栽種(又稱曝曬式)
咖啡果實生長的過程(點圖放大)
曝曬式栽種
餘蔭法栽種 |
餘蔭法,鏽蝕病的罪魁禍首?
遭受鏽病的咖啡樹葉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 |
雨林消失 ─ 咖啡也是肇事者之一
餘蔭法的優點是保留舊有的環境,使原始物種得以棲息,但產量、栽種密度都不及曝曬式,就這樣咖啡利益的天秤另一頭 ─ 商人與農民將雨林的大樹紛紛砍下進行火燒後,再撒上肥料、種下高產能與利於栽種的咖啡豆,就此大片的樹林轉變成了大片的咖啡樹林,而咖啡也加入雨林消失的行列內。
雨林砍伐與焚燒環境永續與利益的天秤
過去大部分的商人們追求著快速、穩定的咖啡生產量,但結果卻也因過度的開發導致大自然反撲,咖啡供應鏈隨著環境與需求量無法平衡的狀態下[註2],人們不得不面對除了現在擁有咖啡,還必須試著想什麼才是能夠「更長遠的擁有」咖啡;永續這個議題也持續在咖啡產業裡被討論著;相關的團體與認證也因應而生,為的是在環境、咖啡商、消費者中取得平衡,他們相信給環境更好的、給生產者更好的,就是給消費者最好的。 然而,作為現代消費者的我們,所該考量的已經不是單純的金額的高或低、優惠等,而是在這項食品的背後所牽動的事物 ─ 我們想要現在擁有─或者「更長遠的擁有」。也許下次你可以在購買咖啡豆時除了留意產區、包裝外,不妨考慮一下這些相關認證的產品吧!
相關認證介紹
UTZ認證
透過對農民、環境友善的種植方式,提升種植環境、農民生活環境,並建立嚴格且透明的生產履歷,使得消費者能夠清楚掌握產品來源。了解更多:https://www.utz.org/
雨林聯盟
透過傳統農業種植代替開墾濫伐,減少對雨林、環境的破壞,同時保障農人權益與福利。了解更多:http://www.rainforest-alliance.org/
公平貿易
致力推動在消費者、貿易商、生產者之間建立公平的交易,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者可以獲得更好的收入脫離貧窮,而減少中間利益者的層層剝削。了解更多:http://fairtrade.org.tw/
- 註:
1.鏽蝕病 又稱 咖啡鏽病(coffee rust)
多發生於咖啡葉上,少數感染至幼果、嫩莖;感染後的咖啡葉會呈現淺黃斑而後轉黑擴散至整個咖啡葉,使得樹葉垂落、乾枯,嚴重感染後,至影響光合作用、結果至產量。
更多咖啡之病害:http://web.ncyu.edu.tw/~jgtsay/jg6-2079.html
2.近年來許多報導紛紛指出在未來幾年內,咖啡的生產量將遠遠不及需求量,在供需不平衡的狀態下,咖啡可能會成為只能少數人飲用的高單價飲品了。
相關報導:
咖啡危機:人類最愛的飲品正走向末日?─ BBC
咖啡危機 ─ 科學人雜誌
- 參考書籍
《咖啡萬歲 ─ 小咖啡如何改變大世界》 Mark Pandergrast / 著 ; 聯經出版社;2000年
《探索精品咖啡的秘密》 卓懷民 / 著 ;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; 2008年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